复杂但是大同小异,当然那本已传授给何之山的步家秘方他们不可能拿到。
那位老和尚做出这道菜并让它声名远扬的时候是晚清年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老师傅晚年磨不过柳园老板当了一次师傅,这是被人公认的唯独一次授艺,而实际上,步家先祖在辛亥革命后回到广州就和老和尚留下交情,得到了最真实的配方。
这是步家绝不外传的秘密,步家不需要以老和尚的名气,却能一丝不苟地做出真正的好菜,而现今的柳园的那份食谱却已经随着岁月流逝有了很多改变。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宗的“鼎湖上素”只有何之山做得出来,那么黎向荣极力要获得这次机会,怎么才能把握成功?
——虽然我也不会做,但我是唯一能记住真正的“鼎湖上素”味道的存在……
徐疾如此说道,在那个和尚也年轻的时候,在他最热血澎湃的青葱岁月,在鼎湖山庆云寺,他吃过和尚亲手烹制的菜。
所以阿荣必须做到徐疾记忆中的原汁原味,那样的味道就足以征服任何人,足以战胜任何秘方,步家在他面前也无所谓高高在上,他需要足够多的练习,也需要足够多的耐心,还需要足够多的运气。
阿荣深深吸一口气,打开水龙头仔细地洗手,曼殊院用的是天然井水,在盛夏里依然冰冷入骨,他反复冲洗了几分钟,直到手指有点僵硬。
开始吧,他对自己说,慢慢抽出闪亮的解肉刀放上案板。
榆耳和黄耳已经用冷水浸了8 小时,内外发透,鼓鼓涨涨地泡在陶盆里,榆耳的细毛很不好洗,花了他很多时间慢慢刮掉,黄耳上的泥沙也需要手指一点一点蹭去,用清水冲刷了几遍之后才迅速切成薄片,放入沸水锅里焯了1分钟捞出来,和洗干净的雪耳和桂花耳一同泡在清水里,鼎湖山的原配方里最重要的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