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刚端上来,雨脚便着地了。棚顶噼里啪啦作响,地上升起一层泥土腥气,隔着茫茫雨幕看去,狭窄的函道上一个人影都没有。
一名兵士转过头来,问道:“刘大人,前面就是函谷关了罢?”
刘密点点头,他又问:“那个写《论语》的孟子是不是骑毛驴经过这里?”
刘密一愣,忍俊不禁道:“孟子没写过《论语》,来这里的是老子,他骑的是青牛,写的是《道德经》。”
那兵士不想自己一句话犯了四个错误,逗得同伴哈哈大笑,羞赧地挠了挠头,道:“那《论语》是谁写的?”
刘密道:“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将他们的言行编纂成册,并不是一个人写的。”
那兵士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感慨道:“还是读书好,至少不会闹笑话。”
刘密安慰他道:“学无止境,读书人也常常闹笑话。”正要举两个例子,又想他们听不懂,只好作罢。
雨停了,路上坑坑洼洼,都是稀泥,像微微融化的药丸子,外面滑里面硬。走了一个多时辰,一辆马车横在路中央,挡住了去路。两个精瘦的汉子带着一少年站在车旁,那少年约莫十五六岁,戴着一顶方巾,穿着青布长袍,像个书生。
两个汉子都在四十出头,一个又高又黑,戴着斗笠,粗布衣衫,像车夫的样子,另一个又矮又白,戴着瓦楞帽,不知是什么人。
三人看见他们,都高兴道:“来人了,这下好了!”
一名兵士问道:“你们怎么不走?”
矮汉子拱一拱手,满脸堆起笑,操着关中口音道:“鄙人的车轮陷进坑里了,车上货物沉,我们三个抬不动,还请几位搭把手。”
他们不走,刘密等人也过不去,这忙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