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徒聚于钱塘江南岸,闻知大王将要南来统摄诸军抗击强敌,上下群众莫不翘首以待、恭候大王教令。所以下官匆匆至此,恳请大王渡江聚众共商大计!”
他在东扬州境内征发如此酷烈,也并非没有代价,如今境内也是民怨沸腾,不只寻常百姓叫苦不迭,就连那些乡里豪强们也都多存怨念。甚至不乏人暗中窃议此番唐军南来只为侯安都一人,何至于让郡人都付出如此惨痛代价?
虽然对于此类的杂声还有那些怨望情绪,侯安都都在毫不犹豫的加以镇压,可是就算他秉持铁血手段,民怨还是在不断的聚集。
尤其是在治内大量的丁壮都被聚集在了江岸一线的时候,这种怨念更有滋生放大的土壤,侯安都麾下亲信不过数千人,却要控制这十数倍于本身的徒众,同样也非常吃力,更不要说真正交战的时候驱使他们临敌用命。所以侯安都也迫切的需要陈蒨的威望来控制南岸的人情局势,故而姿态才摆的这么低。否则按照他平素的性情,面对势穷来投的陈蒨,即便对方乃是宗室亲王,他也不会如此卑躬屈膝。
陈蒨对于侯安都的态度自是非常的满意,之前那点嫌隙自然也就略过不提,加上又想亲眼见识一下南岸所聚集的浩大人势,都不顾眼下已经是天黑夜深,仍要趁夜渡船南下会见群徒。
双方各有所需,自然是一拍即合。侯安都连忙又让人安排渡船,而在上船之前,陈蒨也将之前被擒拿下来的萧摩诃给放了出来。
由于陈蒨与其心腹们深恼萧摩诃口无遮拦,所以在将其人抓捕下来、等待侯安都前来的这段时间里,韩子高等人对萧摩诃也多有殴打羞辱,以至于当其人被放出来的时候,头脸各处都挂着伤痕,须发更是杂乱不堪。
“侯公,末将当真不是有意冒犯临川大王,只是虑及战事所需……”
萧摩诃在看到侯安都之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一脸委屈的悲声说道。
“放肆!我还未问,谁准你先发声狡辩?你非有意冒犯,难道大王是刻意加害?今国业存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