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直接指向了他,就是为了让那些短视之人认为自己才是一切祸患的根源,从而将大众心中的怨念都引到他的身上来。如此就免不了会有人因为畏惧唐军攻来,选择铤而走险的刺杀自己,先唐人一步解决所谓的祸根。
再加上侯安都本身在镇便不以仁治著称,御下严猛、执法苛刻,也的确积攒了一部分的乡仇民怨。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会稽地接浙闽,侯景之乱中便有豪强趁势而起、割据自守,可谓是民风彪悍,如果侯安都软弱一些,在镇内根本就站不住脚。
过往这些骚动民情自然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可是如今随着巨大的忧患压力笼罩下来,如果侯安都还不谨慎起来的话,可能还没有等到唐军杀来,便已经要先一步遭受乡贼毒手了。
在提高了自身的安全保障之后,接下来侯安都便又开始大力征发镇内卒员。
他麾下虽有几千精卒,都是其心腹部曲,自然不可能轻易派出去,须得留在自己身边由自己亲自统率。会稽境内还有着五千多名州卒,如果只是维持治安、缉捕盗匪并镇压宵小,这些卒员自然也是足够了,可是过江的唐军须臾便会杀来,这些兵力自然就远远不够了。
于是他便在境中征发壮卒,无论豪强部曲还是乡户民丁,统统征聚起来,组成一支足足有三万多人的队伍。同时他又传信给浙西的东阳太守留异以及闽中的晋安太守陈宝应,勒令他们两处也一同出兵以对抗唐军。
这两地太守都是在侯景之乱中崛起的地方豪强,陈朝建立后因为各处危患仍然严重、无力征讨几方,于是只能封官笼络,承认他们的割据势力。
后来陈蒨退居三吴之后,同样对这两方着重拉拢,他先是跟留异结成儿女亲家,之后又与陈宝应以兄弟相称,算是将他们都笼络到自己的麾下来。
侯安都所坐镇的东扬州,恰好与两方接壤,在陈蒨还没有返回吴兴之前,侯安都便屡屡用兵进讨两方,之后虽然不再直接发生什么军事冲突,但侯安都对此二者也都多有威吓勒索,跟陈蒨两人一个红脸一个白脸的配合着控制浙闽地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