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继续激发出乡士豪强们的积极性,陈蒨又表示此番定乱所需钱粮都由他来先行垫付,参与定乱的乡势部曲们如果定乱有功,还能获得一份额外的奖赏。如此一来,自然更加的应者云集,不只是那些豪强部曲,就连衣食没有着落的流民百姓们也都纷纷投奔依附而来。
一时间整个吴兴郡中士民几乎都唯临川王马首是瞻,虽然朝廷并没有下令让吴兴出兵定乱,但是三吴自为一体、本着唇亡齿寒的忧患意识,这些吴兴士民们也都觉得扑灭吴郡叛乱义不容辞,实在不可置身事外!
尽管南川方面的局势转变让人猝不及防,但是陈蒨也总算借由吴郡叛乱一事将吴兴乡人们给动员了起来。士民被征调起来之后,自然不同于以往散居乡里之时,各种军令制度统统都要规范起来。
然而好景不长,正当陈蒨还在打算一鼓作气的针对乡士们进行一番严肃整编的时候,北面却传来华皎战败、其人也被吴明彻俘获的消息。
陈蒨知悉此事后自是大惊失色,顿足叹息道:“华皎怎么如此的不谨慎!我已经严令他一定要守住破冈渎一线,竟然还如此仓促落败!”
“华皎不过都下小吏,素无长计,吴明彻名动江表,其人又怎能匹敌!”
长史沈恪一直不怎么看得惯陈蒨所亲昵的韩子高、华皎等人,此时得知华皎落败倒也并没有太过意外,随口对其人稍作贬低后旋即便又说道:“华皎交战不利、为敌所制,而今大王之所谋划恐怕也难再隐瞒下来,朝廷或许会更遣师旅来讨,还是应当早作防备。另吴兴钱粮事宜,华皎亦多有预,今既受擒,为了活命,或许就会全都披露出来,是否要调整一番?”
“华皎所部,非官非民,凭其一人,朝廷也不敢判我大罪。今上虽然性情急躁狭隘,但本身也不过只是一个色厉内荏之辈,绝对不敢贸然兴兵来攻。”
陈蒨闻言后便又沉声说道,而讲到后一个问题时,他先是稍作停顿,旋即才又说道:“华皎与我相识危难,后又追随多时,想必也有忠义于怀。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