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沟正史,到近些年在国内大火的东野圭吾。大学时期我在校文学社,那个时候有一帮文学爱好相似的伙伴,而且当时文学社的指导老师是我们学校文学院的一位教授,他是狂热的推理爱好者,当时指导我们系统地研究过推理的写作手法,我还专门为这个写了一篇论文,和老师联合署名发表过,到现在还能在知网上查到这篇论文。可以说这为我的推理写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从大学时期开始从事写作,一开始也是出于尝试,出于一种好玩的心态,就选了自己最喜爱的推理这个类型。写完了,觉得就自己和身边几个朋友看没什么意思,在朋友的鼓励下,就把书稿送到了国文出版社。没想到就获得了连载的机会,这一写就一直到了现在。”樊澄的回答很周祥,充分展现了她善谈的特点,她说话时有一种很神奇的气场,特别吸引人,容易让人静下心来听她说话。
“那有想过自己的作品拍摄成剧集吗?”
“想过,当然想过,我本身也是学剧作出身,这就使得我在写的时候有两套思维。一个是家的思维,一个是剧作家的思维。这两者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你需要做的是用文字把场景活灵活现地呈现到读者的面前,而剧作则是你要指导参与拍摄的人,如何去搭建这样一个场景。剧作家的思维会更空间化、人员化、职业化,这会反过来影响到的写作,在创作的过程中我就会更多地去考虑我的作品如果有导演来执导、如果有演员来演,应该如何写才能便于他们去完成他们的工作。我不能写的太抽象,必须生活化、具象化,而且要精细到面面俱到,出版社给我的读者反馈,就是大部分读者都认为我的非常现实化,细节丰富,就像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我想大概是出这样的原因。”
“哦,我听说你在创作这部剧之前,首先脑海里就已经有出演这部剧的演员了,是这样的吗?”
“啊……确实,《追影者》的女主角吴玟,就是专门为谢韵之量身打造的。”樊澄笑而回答道。
樊澄说完这句话后,目光投向了台下坐着的谢韵之,她藏在光线照不到的暗处,面庞有些不大清晰,但樊澄能看到她唇角上扬的弧度。而话音未落,现场就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