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这么安慰自己。
不过正因为?这个原因,朱全昭对承琮越发恭敬,像怕陛下那样,害怕着这位二皇子。
此刻承琮不过是因为?心里在想事?情?,看向朱全昭的?眼神冷了几分,朱全昭就已经吓得先跪地求饶,说自己办事?不力,请陛下恕罪。
李裕锡揉着太阳穴,另一只手?曲指敲了敲金丝楠木做的?案面:“说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其实事?儿的?根源还在两位皇子身上。这不是大皇子封荣王了嘛,皇室立皇二子之心昭昭,天下谁人不知。
这事?儿吧,反对的?人极多,碍于陛下强硬才没人敢死谏,怕人这头死了,那头达不到劝谏的?效果不说,还像周传芳一样,被陛下按一个不忠不孝不义的?罪名。
试问谁人不在乎身后名节?一旦被‘认证’了恶名,那是要遗臭万年的?。
可不死谏不代表他?们不反对,毕竟立储乃国本,其重大意义尤在立后之上,陛下罔顾礼法,在大皇子即嫡出又是长兄的?情?况下,要选二皇子继位。
这不是等于否认了本朝国法吗?
所?谓上行下效,如果皇室可以这么做,那天下其他?人呢?比如这个伯爷,那个侯爵的?,他?们是不是也可以不遵从礼法,立自己喜欢的?子嗣为?世子?
何况还有不少人家本以定?了长子继承家业,现在好了,皇室弄得人心攒动,其他?人焉会?服气?
如果家家户户都这么想,那会?多出多少纷争?
扰乱天下本有的?秩序,这只是反对者反对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则是谢荣海提到过的?四个字—‘前车之鉴’。
陛下啊,您忘了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