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在新纪元运动中,一些人经常宣称水晶头骨蕴含着超自然能力,并且在小说中常会有类似的描绘。
在2008年的电影印地安纳琼斯:水晶骷髏王国对水晶头骨的神秘渲染令人印象颇深。毫无疑问水晶头骨已成为当今在无数科幻影视、文学作品以及电子游戏中最为流行的元素之一。
一些现代的研究者将水晶头骨按照大小分为两类。一类是念珠大小的头骨,最初在19世纪中叶被发现;另一种是具有真人头骨大小的头骨,在19世纪末期发现。谁?[来源请求]其中后者在最近时期十分受人关注,并且研究者认为所有的这些头骨都是于欧洲偽造的。在19世纪末,偽造的印第安古董在交易市场上十分猖獗,以至于在1886年史密森尼学会的考古学家威廉·亨利·霍尔姆斯在《科学》上发表了题为《thetradeinspuriousmexicanantiquities》的文章来抨击这一现象。
虽然博物馆在早期曾经零散地获得了一些水晶头骨,然而馆藏水晶头骨大多都源于古董商欧仁·博班。boban于1870年在巴黎开张了一家古董店,并且将包括三件水晶头骨在内的大多数藏品,都卖给了探险家alphonsepinart,而后alphonse将这些藏品捐献给了巴黎人类博物馆(museedel'homme)的前身,trocadero博物馆。
水晶头骨起源研究很多水晶头骨被宣称源自中美洲的阿兹特克或马雅文明。儘管中美洲艺术中有很多头骨的形象,然而馆藏的水晶头骨却没有一件藏品具有发掘纪录。[8]在1976年、1996年和2004年研究者在大英博物馆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水晶头骨的实验。实验表明,区别牙齿的锯线是用19世纪才发明的珠宝工具雕刻的(不同于mitchell-hedges头骨,这些头骨没有可分开的下顎)。从而引起了对水晶头骨中美洲来源的诸多疑问。[9]试验研究认为,这些头骨製作于19世纪的德国,很可能是出自于idar-oberstein。这个小镇在19世纪末期以进口巴西石英来製造手工艺品而闻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