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钉,皮鞭等刑具;第二层是袒胸露体的耶穌,站立在云端高举着右手,正在作出最后的判决。
我认出来这幅是知名的画作,米开朗基罗绘製的『最后的审判』,面前的壁画徐徐如生,两百多个千百姿态的裸体人像,在希望与幻灭之间,做着垂死的搏斗。黑云翻腾,明暗交迭,我甚至能听到那凄厉的呼喊声。
我再看看其他的壁画,画得都是各种宗教的地狱场景,有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门教的地狱传说,伊斯兰教的地狱壁画、还有埃及神话跟一些我认不出来的宗教地狱场景。这些惊心动魄的地狱画面,让我想到钟离魅在品酒会场,跟麦教授所说的话——你相信地狱吗?我不由得猜测,这些壁画是不是跟钟离魅有什么关联?
正当我再沉思的时候,在这间石室的最深处,有一副壁画吸引了我的目光,严格来讲,这应该不算是壁画,算是石刻浮雕了,那刀痕凿功相当的精细。有一百多个裸体的人型雕塑所组成,每个姿势各异,但都徐徐如生。
我凑近去细看,其中一个雕像人物俯首而坐,把右肘放在左膝上,手托着下巴和嘴唇,目光下视,表情痛苦地陷入深思之中。咦?不是罗丹(註5)的人型雕塑——思想者吗?
我不禁失声叫道:「罗丹的地狱之门!」
『地狱之门』,是知名的巴黎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的大作,其主题灵感来源于诗人但丁『神曲』(註6)中的地狱篇,罗丹将它命名为「地狱之门」(theatesfhell),该群雕共塑造186个痛苦群体,每一座雕像都分别代表该史诗中的一个人物形象,分别表现出人物的情慾、恐惧、痛苦、理想、希望、幻灭和死亡等感情。
眼前那地狱之门浮雕上,还写着一段文字:
里直通悲惨之城,由我这里直通无尽之苦,这里直通堕落眾生。我永存不朽,我之前,万象未形,只有永恆的事物存在,来者啊!快将一切希望扬弃!
这段文字是地狱之门上的铭刻,这是但丁的『神曲』中的文字,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