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古之先贤,还是乱臣贼子,大抵都是如此。古时候的先贤们苦苦追求着世间终极的规律,那就是在探寻“真理”,那就是他们最大的需求。比如圣人孔子,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中四处游说,想要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黎民苍生,重新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农耕社会。于是他周游列国,向各个国家宣传自己的学说。虽然收效甚微,可是他却把这当成自己的使命。最终,他数十年如一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直至生命的尽头。
他的学生将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继承了他的遗志。因此,儒家这一学说逐渐得到完善。在封建社会不断完善以后,最后慢慢被世人所接纳,成为影响华夏最深刻的学派之一。
孔子只是上古先贤的杰出代表之一。而时光长河浩渺无际,又有多少先贤为华夏的黎民苍生追寻真理,燃尽了自己的一生,连名字也被时光所消磨,不为人知?但是,这些已经不重要了。天上的星星不知凡几,我们很难全都说出它们的名字。我们所能知道名字的先贤,或许只是历史中出现的十分之一二罢了。不过那又怎么样呢?他们对世人的贡献,已经超脱了生命本身,覆盖到了整个社会之上。因此,他们的追求则被称为理想。最后他们被世人所推崇,升华至普通社会之上,共同组成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如同星海一般耀眼。
而另一些人,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之私,将自己的欲望强加于其他人之上。根据情节严重程度不等,人们也会对他们做出不同的评价。最严重者,就是为了一己私利而背叛国家和民族的人。他们大多被称为汉奸,被世人永恒唾弃。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远的沉沦在地底。
但是无论先贤也好,汉奸也罢,他们都是从普通人之中走出来的。古人常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是只有自身具备了足够的条件,才能够伸张自己的志向。只有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才会更好的回馈社会。
犹如盘古开天地的故事一样。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的需求大多比较基础,人们的关系也因此比较简单并且混沌一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