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还是可以上的,速战速决吧。
汪洋说,那我跟你一起上去。
简宁考虑了一会儿,说行啊,那我们三个人一起上,还有阿塔。
k1峰顶的能见度实在是一般,即时传回的视频,有时也看不太清三人的动作,贺煜只能配合着自己给简宁做的即时人员定位系统看,大部分时间,简宁都是在三个人的最前方,他负责开路,阿塔和汪洋则负责固定路绳。
简宁的技术风格,与别人完全不同,其他的攀登选手都必须靠清晰的能见度来确定攀登前进与否;而简宁攀登的时候五感全开,冰爪踏入冰壁后不同冰面硬度反馈回的细微差距,冰镐插入冰壁后的声音,手感,甚至连风从耳边吹过的速度,都是简宁做出行动的依据。
所以他除了带阿塔,简宁不太爱带别人,虽然阿塔的五感没有自己敏锐,但他胜在体能彪悍,在八千米不会缺氧,可以保持头脑清明,思维清晰,随时跟上自己的步伐。
而汪洋,确实只是一名标准经过长期特别训练的运动员,超八千海拔的缺氧症状,他只能相对普通人有所缓解,他戴着氧气面罩,也只是将将跟上简宁和阿塔。
简宁有时候不得不放缓脚步等汪洋;若换作平时,他是肯定不愿意带汪洋的,但这次自己不想参加后续的测绘工作,也只能带汪洋上来提前适应路线。
贺煜还在六千五百米等,他为了简宁莽莽地冲上k1大本营,还跟着上到过渡营地,简宁现在只想快速铺完路绳就回拉鲁,好让贺煜早点回到低海拔休息。
第44章
贺煜坐在电脑前,显示器的亮光映着他深刻的五官,天已经完全暗下来,直播回传的视频转为夜视图像,简单地说就是一片晃动的绿色,什么也看不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