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年都能从当地的资源搜刮出近六十万两白银到他手上,加上胡惟庸了解这个人,根本就忍受不了任何一点刑罚。
他相信,以秦王的手段,朱樉两句话周时中就会什么都交代。
这就让胡惟庸十分头疼。
目前他可是整个淮西勋贵的牵头人。
多年运筹帷幄下,淮西党羽已经成为朝廷上的主讲人。
在胡惟庸看来,朱元璋就是坐镇朝廷上的皇帝,而他则是在民间有绝对的话语权,皇帝有什么命令,只要不符合淮西勋贵大部分的利益,那么他就想尽办法曲解老朱的指令。
在不违反命令的前提条件下,进行更改,到最后,老朱说一,胡惟庸执行二,下方手下理解成三。
到最后百姓做出一个四的成绩,老朱到最后也无可奈何。
不过胡惟庸也知道不能太过于惹恼朱元璋,否则他们一个都别想活,所以很多事情几乎都留一手,目的就是避免老朱杀人的时候,导致他的关系脉络出现伤筋动骨的迹象。
周时中的事情是小,真正大的问题是胡惟庸需要在此时此刻站台,不能让下人寒心。
哪怕他能忽视这个知府,也要考虑牺牲周时中带来的连锁反应。
利益关系就是交织错综复杂的一张蜘蛛网,所有人都有迹可循,结节少一点都不行。
分赃的时候大家一起分,碰到问题自然是一起解决而不是选择割肉。
出来混出卖小弟,将来怎么可能会还有人跟随他胡惟庸?思忖万千,胡惟庸看向胖男子冷声问道:
“今日京城可有陛下的身影?”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