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是标准提高到三千个常用汉字,恐怕选拔标准要从百里挑一上升到千里挑一。
造成这个迹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说经济。
宋朝作为古代封建王朝经济最为繁荣的朝代,百姓识字率已经达到了近乎百分之四十的地步。
从清明上河图就能看出来。
宋朝之后,因为中原受到外族摧残,导致文化差点中断,使得百姓识字率一度接近零。
到了明朝,经过这些年发展,南北融合之下,百姓才好过一些。
只是识字率依旧是一块头痛的问题。
这个时代的百姓只需要锄头跟牛就能干活,而不是后世现代社会,不仅有各种农耕机械还有各种化肥。
这些玩意想要使用,没有一定文化基础都不能理解如何照着说明书操作。加上行动不方便,很多百姓一辈子的认知都是在自己出生的方圆几十里地。
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自己生活地区,既然能跟周围人进行沟通,学习认识文字对于他们来说,还不如到地里面多干点活实在。
“杨尚书说的不是没有道理,混账小子,你千万不要认为教导士兵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参军入伍能到退伍的人基本都是年长你好几岁的人。
他们来自大明的五湖四海,什么身份都有,可无一例外,在战场环境之下,哪怕是脾气再好的人也会变得极为火爆。
你说说,面对一群暴脾气的老爷们,你怎么耐下心来教导他们识字?”
老朱难得冷静下来说好话,这番话算是提醒杨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