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本他打算让对方抄录汉语拼音等书籍就可以收工了。
后来杨晨发现,既然来都来了,那就多抄录几份吧,而后又将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乘除法拟写出来一本数学课本。
交给刘坚等人抄录,差不多抄录了七八十本。
现在他只需要增添一部分形式逻辑的内容里面就行。
不注重逻辑性,而去关注意境,那么科学发展的土壤是不能再华夏发展起来的。
华夏长时间难以突破就是因为太过注重于意境跟实用性而缺失了逻辑跟严格的框架。
经典例子就是二项式定理,华夏有名的杨辉三角形倘若能进一步展开研究,就是现代的二项式定理。
它的表达跟思路不同,这就导致后人推导过程不停失败。
二项式定理就不一样了,它是依靠逻辑推理演绎出来,牛顿直接给出二项式定理的推导过程,最后总结出一般公式,能理解的人就能使用这个办法解决相关数学问题。
反观华夏,没了就没了,只有当事人自己能明白怎么解决问题而后记载下来,后人却用不上,导致数学断代。
杨晨曾经想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造福大明,率领大明变得一个科技强国。
后来他发现,这完全就是一个笑话,哪怕他有系统,能凭空变出一台连接虚无网络的电脑,等到将来他死了,东西交给后人。
在没有逻辑性科学观的世界里面,随着时间流逝,这些东西只会被后人坐吃山空。
科技树为什么叫科技树?
不就是因为需要逻辑思维作为根基,才能在这世界盛开吗?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