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的,产量也少的可怜。举人杖子再向里边走,大山更里边有几户人家,叫文家沟,还有二步尺。
听听这两个地名,那地方就更离谱的大山深处了。
本来就这么百十多户人家,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理应互相照应一下。村里盖房子,运输都费劲,檩子都是人扛着走的。
就比如姚会计家里,当时拉砖都是驴车拉上去的,真就是特别难。周育仁也去帮忙了。
周育仁是村里为数不多的瓦匠,属于瓦匠里比较全能的大瓦匠。这里边其实学问很大的。就比如砌墙,也会分二四,三七,或者石头的,泥巴的,各种各样的,看着简单,但是实际操作难的要死。
而且墙也不可能都是直的,拐弯抹角的地方,最见真章。周育仁全能,村里盖房子,边角的地方,就需要他去弄,才行。
垒墙是这个样子的,两边边角合适,中间砌墙就不会出问题的。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公分尺,测量仪,也没有什么红外线,全靠眼睛看。在一堵墙三四米高的情况下,这个误差不能超过一公分……
这个其实难度极高的。
在没有现代科技的加持下,能让一座房子正正当当的,墙也是整整齐齐,能够住个百八十年的,那确实是一个特别考验实力的活,而周育仁在这个方面就是举人杖子村里最厉害的。而且,当初姚会计盖房子,周育仁可是帮工的,帮工也就管饭,一毛钱不给。
两家也不是关系很近,就是周育仁看着姚会计好歹也是村里的会计,以后没准有啥要麻烦他的,就白帮工了。反过来周育仁盖房子,姚会计可没来。
人情来往人情来往,没有来往,也就没什么人情了。
加上姚会计上次因为周育仁偷那个炉子的问题,竟然想狮子大开口,讹诈周育仁,周家上下都看不上姚会计。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