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
东台子村村里打的白条实在太多了,有时候赵廷明都不知道打了多少白条了。
反正也没钱还,那就先欠着,以后再说。
于是赵廷明也就同意了,回头再给赵大鹅写个条子,盖上村里的公章就行了。至于什么时候村里有钱还?就再说吧,反正短期十年八年是没钱……
随后赵廷明便走了。
赵大鹅呆了一会儿,也觉得无聊,便琢磨回家看看他们放树去,于是问周春文:“大姐,要不下去看看去?我家树可大了……”
周春文换了一双袜子,收拾一下:“放树有啥看的?我还没见过人放树咋滴?不过你大姨父事多,说那树大,能出挺多柴火的,他想整几捆树叉子。”
“整呗。放两棵树,都够烧半年的了。”赵大鹅倒也不在乎。
要不然那些树枝树叉子没人要,也会被别人给捡走了。
反正也多,谁爱拿谁拿吧。
周春文推了一个推车,便跟着下去了。
两个轮的推车,还特别重,好像是那种工地用的双轮推车,不是普通人家用的单轮的。
一般这个时代,村里都是用单轮的推车。一根四号管子,加上一个车轱辘,便做成了一个手推车。成本也就三四十块钱。不说家家户户都有,反正也差不多。
但是周春文推的推车很明显,太过于笨重了一些。优点就是皮实抗造,缺点就是太重,费力。
赵大鹅:切,九成又是大表哥顺来的。
当然,也可能是收破烂有人卖的。毕竟这玩意一看就不是个人家的,没准是哪个厂子什么用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