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马龙的到来期待满满,管理层希望摩西-马龙和威尔金斯擦出火,然后带领老鹰冲击那座奥布莱恩杯,两个赛季过去了,管理层也认清了现实,摩西-马龙再也不是那个1983年夺冠后,对着镜头喊出“我屠戮对手的狠劲,恰如阿尔-卡彭(1925-31年的芝加哥黑帮教父)的男人了。
为了球队的战绩,管理层站在了新人主帅那边,默许了摩西-马龙打替补的这个决定。
摩西-马龙遭到冷遇,第一个站出来为他说话的不是老鹰球员,也不是前76人队友,而是查尔斯-巴克利。
巴克利一度把他当作精神上的父亲,他也一直在模仿摩西-马龙的打法,某种程度上来说巴克利可以看作摩西-马龙在nba的精神延续。
不过巴克利的话除了发泄之外没什么卵用。
除了防守外,孟进还干起了策应的活,要知道前几个赛季他基本不染指这块工作,孟进传球能力一般,他的优势在于视野,孟进起跳后有一种一览众三小的感觉,可以观察到队友的位置。
这节比赛孟进送出了三记助攻,全是突破分球,其中两个助攻是送给帕克森。
帕克森的投篮主要来自两个战术,一个是从侧翼向高位跑动,队友为他挡人,他在高位接到队友传球,然后拔起投篮,一个就是在站在外线,等着队友单打被包夹后传出来的球,若是机会好,帕克森就接球投了。
这两个战术不复杂,但对公牛帮助很大,他将公牛的进攻层次丰富了,空间也更大了,对手在死盯孟进时,也要小心帕克森的跑动,因为他是有惩罚你防守漏人能力的球员,他太准了。
这就是为什么帕克森防守稀烂,巴赫还坚持把他留在场上,帕克森在进攻端和孟进完美适配,他能帮助孟进拉开突破的空间,在接到孟进的分球后他也能能力投进。
第三节打完,公牛落后8分,这个分差一直持续到了末节中段。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