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么真挚,发自内心,这些都让康
', ' ')('\n
波巴索王妃的心灵惊讶,着迷。一见到他,她蓄在心中准备对他说的话,她那些阴暗的念头便烟消云散。对这位高傲的女人来说,这种感受是如此新鲜,在赛纳瑟离去很久后,还在她心里盘桓不退。她终于发现自己离开了他便不能思想,不能生活。
在罗马,西班牙人在两个世纪中大受欢迎。现在法国人又受青睐了。有一种性格,它到了哪里,哪里就有快乐,就有幸福。罗马人开始理解这种性格。可这种性格只在法国存在,而且在1789年的革命之后,这种性格已经荡然无存。这是因为,一种持久的快乐需要用无优无虑来维护,可是革命后的法国,谁也不可能有安全的职业,就是天才(如果有天才的话)也得为饭碗担心。
在赛纳瑟所在的阶层与民族的其余部分之间爆发了战争。那时的罗马与今日人们眼中的罗马也是截然不同。在1726年,人们还料想不到六十六年后会发生什么事情,想不到雅各宾党人巴塞维尔想使这个基督教世界的首都变得文明,一些本堂神甫就收买民众,把他杀死。
在赛纳瑟身边,康波巴索王妃第一次失去了理智,为一些理智所不赞同的事情而陶醉或者深感不幸。在真诚严肃的王妃看来,宗教与理智是两码事。一旦赛纳瑟战胜了她的宗教信仰,爱情便在她身上迅速涌出,直到变成没有节制的激情。
康波巴索王妃早就看准费拉泰拉大人是个有用的人,她曾经打算得到他的财产。费拉泰拉告诉她,赛纳瑟不仅去奥西尼夫人府比平日更勤,而且,他还使得伯爵夫人把做了她好几个星期正式情人的一位著名歇手打发走。王妃听了这个消息,心情该是何等地难受!
我们的故事就从她听到这不幸消息的那天晚上讲起。
康波巴索王妃坐在一张金色的大皮椅上,一动也不动。旁边那黑色大理石的小桌上,放着两盏银质的高脚台灯。这是名闻遐迩的邦维吕托-赛利尼的杰作。说它们照亮了王宫底层这间大厅,不如说展现了这间大厅的阴暗。大厅四壁挂着一些油画,因为年代久远,画面有点发黑。对这个世纪而言,那些大画家一展雄才的时代已经遥远。
年轻的赛纳瑟坐在一张镶金的小乌木椅上,姿态优雅。他与王妃面对面,离得很近,几乎挨着她的脚边。王妃紧盯着他,从他进入大厅时起,王妃不但没有迎上去,投入他的怀抱,而且没有跟他说一句话。
一六二六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