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乐谱就能变调吗,宝贝儿?这是g调,我宁愿要降e调。”她说,从她那带鼻音的百老汇腔调里威利心里立刻就清楚了那张漂亮的面孔只不过是个徒有其表的绣花枕头,是那种数以百计的在第52街附近游荡的街头女郎之一。
“降e调来啦,”他的目光移向了那第二个歌手,一个矮小的说不出有什么特点的女孩,头上戴的黑色大帽子把她的头发全遮住了。“今天是干不出什么名堂了。”他想。
金发女郎说:“但愿我这次感冒别把我全给毁了。我可以来个序曲吗?”她费劲但坚定地唱完了黑夜与白天,如此而已。老板丹尼斯先生向她表示感谢并说他将给她打电话。矮个儿姑娘摘下帽子走上前来。她把一叠异常厚的改编乐曲放在威利面前的乐谱架上。
“你也许想看看这一首吧,这首有点不好对付。”她提高嗓门对老板说“我不脱外套你不介意吧?”
“随便你,亲爱的,只想在你走之前让我看看你的身材。”
“那还不如现在就看呢。”女孩敞开她宽大的棕色防水外套,将身子转了一圈。
“很好,”丹尼斯先生说“你也能唱吗?”
威利正在看乐谱,虽然扭过脸来看,可是没看见,外套又合上了。女孩看着他,恶作剧似的朝他微笑了一下,两手仍旧插在口袋里。“你的意见也算数吗,基思先生?”她作了个敞开外衣的姿态。
威利咧嘴一笑,指着那份改编乐曲说:“真不一般。”
“花了我100美元呢,”女孩说“嗨,准备好了吗?”
这个改编乐曲的雄心绝不亚于费加罗的婚礼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wolfgangaadeozart,1756-1791)众多歌剧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部,费加罗的婚礼(thearriaoffigaro)故事取材于法国剧作家加隆德博马舍(carondebeauarchais,1732-1799)的同名喜剧。意大利诗人、剧作家洛伦佐达蓬特(lorenzoedaponte,1749-1838)编剧,莫扎特作曲。——译者注中凯鲁比诺伯爵家的仆人,假扮女声,作为一种特殊用法,作曲家会让女声代替剧中那些尚未成年的男孩,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凯鲁比诺就是这样的角色。——译者注的咏叹调“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歌词用的是意大利文。中途突然转成了用切分法演奏的拙劣模仿曲调,歌词也变成了笨拙的英语。末尾回到了莫扎特的乐曲和达蓬特的歌词。“你没有别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