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他的固执和贪婪又使飞机的设计和生产停滞不前。直到斯佩尔上台以前,德国空军由于管理不善和地面供应不足受到
', ' ')('\n
的打击,比任何空中敌人(包括一九四年的皇家空军在内)给予的打击更大。戈林否决了生产重型轰炸机的优秀设计,却建立了一支短距离空军作为地面的辅助工具。到了一九四年,他派遣了一支装备不多的德国空军去执行一次超出它的能力的战略轰炸任务,甚至险些获得成功。作为地面辅助力量,德国空军先在波兰和法国,后来在进攻苏联的初期,都取得了辉煌战果。但当我们的军队越来越远离空军基地时,它就不能胜任了。不过在陆地上展开速决战,它的功绩仍然是无可比拟的。
在普通史书上,希特勒这头猛狮起初向波兰猛扑,然后无情地转向法国,将法国扼死,又用它血淋淋的爪子扑向英国,但当它遭到皇家空军迎头痛击后,竟自咆哮着退缩下来。它象发疯一般,盲目地停留在海边逡巡不前,突然掉头向东,扑向苏联,结果自取灭亡。其实这些都只不过是丘吉尔战争年代的诡辩,铸成史学上的错误罢了。
事实上,希特勒尽管在战斗形势的判断上犯过自取失败的外行错误,他却自始至终清醒而镇定地一步步推行我的奋斗中所提出的政治目标。他迫切希望与英国讲和。从来没有任何一个胜利的征服者对于求和作出过更大的让步。通过这次鹰式袭击未能获得和平,当然令人失望。这意味着我们向东方发动大战时,我们的后方却面临着来自英国的骚扰。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把我们有限的宝贵供应分一部分给潜艇部队。尤其糟糕的是,这意味着罗斯福统治下的美国将进行越来越多的干涉。
最后的悲剧
由于英国执迷不悟所导致的这些恼人的后果引起阿道夫-希特勒精神上极大的不快。他对犹太人一向采取一种失去理性的态度。但他最后干出的那些值得遗憾的过火行为,却
可以直接追溯到他在西方所遭受的失败。德国如果与英国——即使是一个宽宏大度的中立的英国——结盟,就不致走向这样的极端。但是我们的国家被包围了,与世界文明完全隔断了,却与原始的、巨人似的布尔什维克国家展开一场殊死战斗。人道的原则完全被抛到一边。在战线后面,在沦陷的波兰和俄国,疯狂的纳粹党极端主义分子暴虐无道,为所欲为。希特勒由于丘吉尔的抵抗,恼羞成怒,对此竟无意加以制止。而当时只要他一声令下,就完全可以制止这一切。他一旦恼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