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狄雨彤说了一句,梁继勇点了点头。
狄雨彤的家,也在一号院,他奶奶以前是苏联援建专家的妻子,不过,那时候,似乎没有结婚证,而那些专家,在国内,也大都有婚姻。
只是有些专家在华国一待十年,于情于理,也得安排好生活,因此,也就有了这些默许的非婚关系存在。
援建专家离开的时候,狄雨彤的爸爸,才刚满十岁。
因为,红旗厂是60年代建设的,来这里的都是根红苗正的工人,可是大环境如此。
更何况,苏联专家留下的老婆和孩子。
而最终,还是活了下来,这其中,梁继勇的父亲,梁达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因为,在那种环境下,没有人敢站出来替他们说一句好话,否则,自己可能会被牵连。
但是,耿直的父亲,却替这孤儿寡母说了好话,女人和孩子,有什么错?
如果是其他人说这话,或许真就有天大的麻烦,可是因为父亲身份特殊,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中印冲突的伤残军人,又是连续几年的劳导模范,在那个年代,话语权比厂领导都高。
因为父亲的仗义执言,所以狄雨彤的奶奶和父亲,才活了下来,后来,又介绍给了一个丧偶的老战友,一起搭伙过日子。
后来,狄雨彤的父亲挺了过来,不仅成为技术标兵,还成为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
他上大学的时候,狄雨彤都会打酱油了。
现在,狄雨彤的父亲,是红旗厂的总工程师,和副厂长都是一个级别的。
也正是因为这段因果,对于狄雨彤对于梁继勇,才会如此热情吧,这跟长辈的教导,分不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