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快送到孟加拉湾的海上平台了,到了平台就快了,咱们用运输飞艇运。”
“小舅,这铀矿石可得让非洲基地继续收集哈,咱们这反应堆一启动,需要的铀元素那是非常多,再靠我去海里收集就不现实了,不然我一年里一小半时间都得待在海上了。”
“知道的建昆,从你打算建造核反应堆开始,我就已经发布收集铀矿石和黄饼的命令了,不过铀矿石比较好收集,非洲好几个国家都有,而且管理得不是特别严格,有些还是私人在进行开采,但是黄饼就难了,这得需要有一定的化工实力的国家才能提炼,目前还没有找到可靠的卖家。”
此刻非洲有好几个国家有铀矿在开采,比如加蓬、纳米比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尼日尔。
其中,加蓬的奥克洛矿区于 1972年被发现存在 20亿年的天然核裂变现象;纳米比亚位于非洲西南部,除了铀矿,还有钻石、铜、铅、锌、黄金等矿藏;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欣科洛布韦铀矿铀 235含量高达 65%,是世界上最独特的铀矿之一。
非洲尼日尔那距首都尼亚美上千公里的沙漠深处,有个荒凉的小镇阿尔利特。这里原本是“被世界遗忘的角落”,但自从 1957年法国人意外在当地阿伊尔山脉中发现铀矿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经过反复勘探,这里的铀矿被确认埋藏浅、储量大、品质高。1968年,法国阿海珐集团控股索玛伊赫公司,1971年便在阿尔利特开始了大规模铀矿开采,之后还拉拢美国公司参与进来。从此,每天都能看到笨重的黄色卡车 24小时不停歇地连轴转,从百米深的矿坑里运出那黄绿色的矿石,再送入加工厂研磨制成便于运输的“黄饼”。
尽管尼日尔坐拥丰富的铀矿储量,约占世界的 5%,是非洲铀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且铀矿开采已有半个多世纪,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5%,还主要供应给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以满足他们的“核胃口”,但尼日尔自身却并没有因此而摆脱贫困。
这里的人们看到的是反差极大的画面:铀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