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3年以后,美国和波斯的关系迅速升温,进入了令人肉麻的蜜月期。美国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需要波斯对抗苏联,至此,美波成为了相互依存的战略同盟。
在美国眼里,波斯几乎同英国和日本地位同等重要。
英国为美国制衡欧洲与北大西洋,日本帮美国封锁亚洲与太平洋,波斯则涉及波斯湾印度洋和整个欧洲腹地,当然最关键的是防御苏联的扩张。
巴列维也不负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期望,一上台就明确了亲西方的态度,不久就把境内的苏军赶出国境,转而全面倒向美国和西方。
巴列维想把波斯建成一个世俗国家,进行了诸如普及教育、司法独立、建立全民医疗、限制宗教权力、倡导西式生活等一系列改革的“白色革命”,使波斯经济高速发展,一度进入世界前十大工业国行列。
所以张忠上次来波斯时,发现这个国家虽然打了几年仗,还被世界最大的两个国家同时封锁,但是其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得比大多数国家都要好,跟他交接的人英语说得也非常标准,对世界上的很多情况都有了解,完全不像是一个保守的宗教国家的样子。
其实这一切都是巴列维国王执政时期打下的基础,同时也得益于二战之后世界主要大国都在搞战后重建,需要大量的工业品,而制造工业品就需要大量的石油,恰好波斯境内就有大量的石油储备。
在巴列维国王执政期间,欧美的石油公司纷纷前来勘探建设油井,在70年代后期还在波斯建立了多个炼油厂,所以此刻的波斯才有财力一边跟巴比伦打仗,一边应对两大国的施压。
巴列维国王的一些政策虽然对整个国家有益,可是其改革也引起了国内保守派和宗教势力的不满。
他们盯住巴列维政府的腐败问题不放,利用民众反腐情绪,策动推翻巴列维的统治。
1979年,霍梅尼领导的波斯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政权,建立了政教合一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