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怎么做了。
“那说说现在的手机生产线安装情况吧,相应的供应商和样品都准备好了没?”
“老板,手机生产线已经组建完成一条了,各设备都完成了通电检查,都能够正常使用,一些常规工序还用样品试制了几次了,现在就等关键的处理器芯片和内存芯片,电源管理芯片,显示芯片等到齐了。
这些到齐后,就可以全流程测试,按照设计产能,这一条线初期每天大概能产出200台,然后经过半个月的产能爬坡,预计能够达到设计产能也就是每天5百台。”
“也就是说,如果一切顺利,在农历新年之前,能够量产喽?”
“是的老板,不过第二条线的建设还得等等,等到这第一条线跑顺,然后新员工都培养熟练了才能开始生产,大概得4月份了。”
“这个没关系,咱们的基站建设也要时间,初期月产1.2万台也够用了,毕竟咱们这手机的价格可是比摩托罗拉的大哥大还贵一些的,一开始销量不一定会好。”
“那可不一定,老板,咱们的手机可比那大哥大好多了,通信质量强得不是一星半点儿,因为咱们已经采用了数字信号,摩托罗拉的大哥大还在用模拟信号,而且咱们的手机还能支持收发短信,买一台手机相当于是赠送了一台短信机了,香港这边很多有钱人和小老板肯定非常愿意买的。”
郑天明非常看好这第一款手机的销售,比王建昆的信心,因为他对比的是摩托罗拉的大哥大,而且他常在香港,知道这边的消费层次。
王建昆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内和缅北,都是一些相对香港来说非常落后的地方,不大了解高端消费的情况。
既然郑天明这么有信心,王建昆也调高了对这第一款手机的销量预期。
“既然对这款手机有信心,那么我让星耀电子加紧一些,刚才我从那边回来,他们的首批量产芯片已经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