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追求性能最优。”
“那行,继续测试,咱们这片地方应该很安全的。”
此时王建昆正位于缅北原陈家军的地盘上,这里三面都是绵延的山脉,周边国家没有能力部署远程雷达,东北边的邻居也只是会安排边防进行人肉巡查。
此前王建昆在婺源老家的基地进行了3天的激光武器测试。
最开始就是在地下基地内进行。
第一个样品就是平均功率100千瓦的连续发光激光器,波长是290纳米,在紫外波段。
制造完成后,他用不同厚度的金属板充当靶子进行试验,从1毫米厚度的铜板开始,直到30毫米厚的合金钢板。
随着板子逐渐加厚,材质的耐热性逐渐增加,要烧穿靶子需要的时间逐渐加长。
100千瓦功率的激光器在5米距离照射10毫米厚的合金钢板需要10秒,到了30毫米厚时需要25秒。
而且这是在近距离的情况下照射,空气对激光的削弱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的。
所以王建昆在收集完第一件样品的数据后,让智子帮忙设计出第二款500千瓦功率的激光器。
测试过程跟第一件一样,板子逐渐加厚,材质从铜变成合金钢。
在5米的距离时,照射10毫米厚的钢板需要0.5秒,照射30毫米厚的还需要6秒钟时间。
做到这一功率后,王建昆决定进行防空测试。
因为飞机的装甲和蒙皮一般也就在5毫米到30毫米之间,而且这种防空型在实战时可以主要对准飞机机翼。
王建昆手里有美军多款飞机的数据,他也按照其蒙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