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昆让智子结合美军航母和驱逐舰上的雷达技术重新设计的,功能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
雷达捕捉到炮弹或者导弹的飞行路径后,就会进行解算对方的阵地,后续的操作就跟对付已知坐标的模式一样了。
地地导弹的动画演示完成后,王建昆停下来让众人消化一番,然后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将几个重要节点进行了详细讲解。
接下去就是k-3防空导弹的动画演示及讲解。
“k-3导弹作为一种区域防空武器,一般会部署在己方重要目标附近,撑起一张半径20公里的防御伞。”
在动画播放时,王建昆讲解了一番这款导弹的用处。
作为保护重要目标的武器,其阵地一般是半固定的,会在要保护的目标附近预设发射阵位,一般雷达也是常开着的,时刻监控半径50公里的空域。
当敌机被雷达发现后,整个防空小组就要快速行动,将各车辆启动并展开战斗队形,导弹发射车会将导弹发射筒竖起,指挥车不断接收雷达数据并做好导入导弹的准备。
当进入30公里绝对防御圈后,目标数据就会被导入导弹,然后导弹就处于激发状态,只等发射按钮按下了。
一般在飞机进入25公里左右时,就会按下发射按钮,两发导弹会先后间隔5秒弹射出发射筒,然后在雷达指引下修正目标位置并往目标飞去。
如果目标是超音速飞机,会在靠近30公里时就按下发射按钮,因为10公里对于超音速飞机来说也就30秒不到的时间。
这款导弹会先升到3万5千米左右高度,然后在自身发动机推动及重力作用下再加速,一般末端速度能够达到3.5马赫。
目前世界上所有飞机只要进入防空圈,都很难逃脱这款导弹的攻击,就算是美军的“黑鸟”侦察机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