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也让丁胜利和他的几个要好的朋友尽快去学习开卡车,今后运输会用到他们,现在临时请司机应付一下。
丁胜利和他几个朋友自然是非常高兴,在王建昆的外汇券助攻下,很快就找到愿意教他们开车的人,毕竟王建昆只要求他们学会开车,不用学那些复杂的修车知识。
他自己也没闲着,在跟郑船长接触了几天后,王建昆就开着一艘制造出来的16米左右的渔船,跟着郑船长的船去舟山渔船捕鱼。
据郑船长讲,每网下去几乎都有上千斤的鱼获,就是有很多小鱼杂鱼和卖不上价的鱼,大概会扔掉一半以上。
所以王建昆决定亲自去海上捕鱼看看,然后把探鱼器进行功能优化,在捕鱼时不断修改,争取能够让探鱼器区分出海底的鱼类大致情况,提高捕捞效率。
这在理论上是做得到的,因为每种海底生物的大小,形状,游动习性,所处海底深度都是不一样的,而且王建昆还有超能力辅助,只要声呐的性能还有信号处理器的性能提升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判断出海底大概的海产品种类了。
6月5号凌晨,王建昆和廖军找到一个老渔民开着崭新的渔船,跟着郑船长的船往舟山渔场开去。
在驶过钱塘江喇叭口后,就来到了舟山群岛附近,跟着郑船长在一个镇上加了柴油还有冰块。
在靠岸加冰加柴油时,郑船长讲道:“王老板,此时是春末夏初,小黄鱼的汛期过去没多久,而夏季的大黄鱼汛期和乌贼汛期即将到来,所以这段时间下网捕捞到的会比较杂,除了带鱼几乎捕捞不到,其他几种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
“没事,我出来就是想看看世界前三的渔场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亲自看过捕捞过才好跟公司去汇报。”王建昆这样回郑船长。
其实鱼类混杂更好,这样就更方便王建昆测试改进声呐探鱼器了,说不定可以遇到不同的鱼群,很快就能把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