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探鱼器改进 上
在金山的鱼市上,王建昆见识了什么叫做野蛮生长。
几乎每个船长都会随身带着枪,陪同上岸卖鱼获的船员也会带上武器,而在鱼市上收购的鱼贩子也是一样,如果是有档口的,里面也会备上几把枪和一些刀具,没有档口的流动收购商,只要是进货量比较大的,几乎都是好几个人陪同,且都带有武器在身上。
廖军对这一幕已经见怪不怪了,他是在鱼市帮忙运货的,有一辆三轮车。
所以他对一些经常来卖货的渔船老大都很熟,收购的鱼贩子也有好几个是他的常客,经常帮忙运输。
在他的介绍下,王建昆认识了几个渔船老大,不过他们都很谨慎,对王建昆提出的让他们看看声呐探鱼器都不是很热情,只说自己财力有限,怕是买不起那么高级的设备。
王建昆询问其中一个船老大问道:“郑船长,我这声呐探鱼器使用很简单,价格也就1千块,按理来说你这每天可以卖2百左右的海产,不用一个月就可以买一台了,怎么会买不起呢?”
王建昆不知道目前市面上进口的探鱼器多少钱,于是根据看到的好几艘船的卖货情况初步定了1千块钱的价格。
“王老板,说实话这船我们还要交一部分钱给队里算承包费,我还有2个船员要算工资,出海每次都有加油加冰,这些都是要钱的,所以别看这次卖了200多块,但是下次就不一定了,而且海上风浪大一点我们就不能出海,只能吃老本,所以1千块钱的声呐探鱼器确实用不起。”郑船长说道。
王建昆倒是没考虑郑船长说的那些情况,接着从他嘴里了解到目前这些能出远海捕鱼的机动船大部分都是从原来的渔业生产队承包或者租下来的。
少部分家里有家底的倒是会出钱买下来,大部分还在还租船的费用或者要备着承包的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