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带几乎都是野生的,还没有人去养殖。
大黄鱼则是王华伟吃过后觉得好吃,向王建昆推荐的,王建昆就让他选大的买了几条来,被他用超能力制造的保温箱用冰块镇着送送回王家生产队三条,留下了两条中午清蒸一条,等下会让吴萧义带走一条给家人尝尝。
其他的海产品也会不时的买一些,为了保鲜,王建昆还给那5艘-200型运输船上加装了一个大冰柜,从上海海鲜市场采买的海鲜会一路分散到几个沿江的港口贩卖。
这也是王华伟的提议,他看到那边的鱼市有非常便宜的海鱼,所以就买了一些用冰块镇着然后往沿江的几个码头叫卖,没想到销量特别好,头几次价格就加了1倍,很快就被抢光,后面直到加价3倍后,才算是止住了抢购,但是销量还是很好,每天的都可以卖完。
他虽然利用职务便利挣了笔快钱,但他知道航运队管理是很严格的,也就没想一直独吞这份收益,卖了几次货之后就用文本机告诉了王建昆这个贩运沿海鲜鱼到内陆贩卖的生意。
王建昆思考一番后决定先临时改造下-200型运输船,等把销售链条大致打通后,再考虑建造一款冷链运输船,专门运输冷鲜商品。
比如广市的应季水果,如果要运输到内陆或者北方,损耗非常大而且到地方后都不新鲜了,只有部分通过空运提供给特殊人员的,才可能保持新鲜。
如果有快速冷鲜运输船,从沿海出发,可以运输到长江两岸,黄河下游部分大城市,甚至bj,天津还有大连等北方大城市都可以运输过去,沿海的鲜鱼和一些虾,螃蟹等都是内陆很难买到的,如果能够运到内陆,利润那是没得说。
而且随着改革开放,各大城市里都会有一批有钱人空有钱却买不到好东西,毕竟现在的道路交通很差劲,只有火车能够畅通东西南北,但是运能和速度都不行。
所以等长江航运队试着贩卖2个月的海产品,大致测算下个城市的消费水平还有高端商品的消费能力,王建昆再决定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