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昆在超能力的观察下看到这样一副景象,燃料球就如同冷水滴掉落到了油锅里似的爆裂开来,接触点瞬间有了变化,铀核碎裂,迸发出大量的能量和快中子出来。
快中子穿透了陶瓷壳来到管道壁,被管道上附着的一层中性铍减速,部分逃脱的快中子又被石墨层减速。
减速后快中子变成了慢中子,其能够与铀235反应,这个过程就如同一堆散乱堆放的鞭炮,被丢进一个点燃的鞭炮后,其他鞭炮也被陆续点燃,而且点燃的速度是指数级上升的。
当链式反应开始后,中子源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了,检测设备在检查到温度达到设定的数值后,就关闭了中子源。
王建昆此时一直在用超能力进行观察裂变反应,这也是一种独一无二的高能粒子研究方式。
其他科学家要想观察到中子与铀核碰撞从而使其裂变成其他原子核需要很多大型且昂贵的设备,而且观察方式也只能是间接的,通过某些现象来反推可能的过程。
王建昆则可以很直观的看到,这是他有信心独自进行微观粒子研究的保证。
后续制造完环形粒子加速器,其中的检测分析设备对王建昆来说不是必须的,他的超能力可以让他很直观的观察到碰撞过程和碰撞后的产物,当然前提是那个时候他对微观粒子有了更深入的研究,能够观察到比质子更小的结构。
当看到全部燃料球中的铀235都有开始反应,反应堆中各原子的运动都开始剧烈起来,王建昆判断温度大概到了1000度左右了。
睁开眼看了下温度表,其上面显示已经有1030,而且还在快速的攀升中,当温度达到1200时,氦气储存罐被打开,高压氦气快速来到炽热的反应堆中心的气体管道。
氦气被快速加热,堆芯温度下降到了600多度,此时的氦气还在不断的吸收热量,不过前头通过的氦气已经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