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这般你一言我?一语的,最后,整个村子愿意拿出自家?土地来做“试验地”的,只有三户。
第一户,不用说,自然是村长?家?,这事毕竟是县里牵头的项目,他身?为村干,他不带头谁带头?而另外?两户,分别是郭庆丰家?,以及村里日子过得最恓惶的鳏夫周老二家?,而在会上对“地膜种菜”说得头头是道的陈老三,最后因?为家?人的坚决反对,没有报名。
郭老汉思想保守,本来也是犹豫的,但耐不住郭庆丰郭庆祥两兄弟想尝试啊,他兄弟二人本身?就有几分能耐和想法,这几年,家?里也存了一些钱,这就是他们的底气,所以,在村里其?他人想都不想一口反对时,郭庆丰却一脸兴奋地劝起了自家?老爹。
“种子、地膜、肥料、技术,全?都由县里提供,完全?不用我?们操心,而且还承诺有损失由县里赔偿,我?们还怕什么?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这么好的机会摆在面前,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我?们这边的棉花,是小朵棉,产量本来就不高,种得还辛苦,如果地里真?能种上菜,我?们家?也弄个大棚,不比辛辛苦苦种棉花划算啊?”
同样在公社听说了此事的郭庆祥,也特意赶了回来,动员自家?人参加。
“当年,都说我?们村是‘土地宽阔光盐碱,人种天收无保障’,这几年,在顾书记的带领下?,村里搬淤土、斗盐碱,棉花、玉米的产量也上去了,说明盐碱治理是成功的,如今,县里既然派人下?来,要帮助我?们发?展蔬菜生产,就说明县里肯定也是有几分把?握的,我?哥说的没错,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就算退一步来说,这菜真?的种不出来,我?们也没什么损失,但万一要是真?成了呢,爸你是不知?道吧,如今那些搞大棚的村子,好多都盖起新房了!”
于是,郭家?一家?子就这么决定了下?来,而去村长?家?报名后,他们才知?道,村里的周老二比他们家?还积极,不但已经报上名了,而且比他们家?还有魄力?,郭老汉思来想去,最后只决定拿出五分地来进行试验,但周老二一拿就是一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