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豆是粮油作物,每家每户每月的粮本上都有定量,一人平均一个月只有三四两而已,价格高达1毛七一斤,玉米也不过七八分?而已,所以,大?豆的经济价值,绝对?远远高于?玉米。
而套种?之所以不能广泛推广,就像这名?战士说的,大?家主要还是怕种?不好,最后玉米既减产了,大?豆又只开花不结果,得不偿失。
邓学?冬很理解地点点头。
“这事也有,嫂子之前就说了,大?豆和玉米也会争地、争肥、争水,所以,要想?提高总产量和保持地力,一定要设计好种?植模式,也就是那?个行距、穴距、种?植深浅、疏密什么的,去年,我们刚刚种?,经验不足,这产量就不算高,今年,我又重新改良了一下?,这产量可不就上去了嘛,嘿嘿嘿!”
夏居雪之前就曾经跟他说,因为不同地区的情况不同,所以,要保证玉米产量的同时,增加大?豆收成,必须因地制宜地反复探索,像他今年就把去年从夏居雪那?里现套的三行大?豆间三行玉米的“3∶3模式”,改良成四行大?豆间两行玉米的“4∶2模式”,效果更好了!
小战士一脸佩服:“司务长,你懂得好多啊!和我们老家那?些戴眼镜的技术员一样一样的。”
邓学?冬:“嘿嘿,都是跟老连长家的嫂子学?的。”
于?明山看到他这副臭屁模样,不由一脸好笑,不过,好笑过后,也把嘴巴裂得大?大?的。
他们特务连,政治思想?、三八作风、军事训练那?是没得说的,而凭着今年他们这田地的产量,生活管理好也没得跑了,这“四好连队”的荣誉称号更稳了,嘿嘿!
*
俗话?说得好,“吃水不忘挖井人”,何况,邵振洲在特务连十?一年,威信极高,就算他调到机关去了,特务连的人依然惦记着他呢,所以,这天?邵振洲回去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