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水平对于东非而言绝对是一个绝好的消息,这也就意味着东非彻底消化了一战中获取的各项成果。
一战对于东非和美国这种国家而言,就是一剂大补药,吃下去确实能够在短时间内突然雄起,但是如果不能消化药力,那事后可能不仅造成浪费,还有可能损伤到根本。
罗根斯说道:“在具体工业数据上,截止到1925年,帝国的钢铁产量突破四千二百万吨,处于世界第一位,新增铁路运营里程三千一百零八多公里,石油产量突破六亿桶,全国总发电量突破一千两百亿千瓦时……”
“随着本轮产业升级和调整,帝国钢铁产量虽然提升并不显著,但是钢铁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大幅度提高,综合成本大大压缩的同时,生产效率有效进步。”
“同时完成了对大部分国有钢铁企业的改革,从而避免因为管理所造成的浪费和效率低下等问题。”
“铁路层面,从1920年到现在,我国新建铁路将近五千多公里,实际运营里程新增三千多公里,因为这其中涉及到部分线路的调整和重建问题。”
东非铁路在本世纪初的前二十年,爆发式增长,平均每年新建铁路高达一万公里。
但是这种暴饮暴食性的建设,也造成了诸多问题,就比如铁路线路选择不合理,或者部分铁路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者质量问题。
尤其是一些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的地区,可能因为施工设计不达标,导致后期铁路维护困难。
这种情况在东非的雨林地区最为常见,就比如东非中央铁路的北段,从卢本巴希到基桑加尼之间,就会时常发生暴雨和山洪,冲垮铁路路基的问题。
对于这些铁路,东非政府要么重新建设,或者更加干脆的重新选址建设,这也是东非铁路建设依旧保持继续的原因之一。
当然,这其中同样受到了新技术的影响,尤其是东非政府近些年来主导的电气化铁路改造工程。
罗根斯接着说道:“能源领域,我国煤炭产量增加并不显著,但是石油,天然气发展较为迅速,尤其是石油产量突破六亿桶,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
事实上东非的天然气产量也排在世界前列,只不过缺乏其他国家天然气产量相关数据,而唯一有可能超过东非的也就只有美国一家了,但这个可能性很低,因为即便是美国,人口也比东非少太多,需求量很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