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过去的计划经济制度。只不过,俄国人比我们过去更极端,他们否定市场的积极作用,但是,他们尝试完全去市场化,却没有实现这个目标,所以不得不推出所谓的新经济政策。”
“而这个所谓新经济政策,和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类似,区别在于帝国放开了市场经济发展,同时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而俄国虽然放开一部分市场行为,但是并不支持这种做法,而是不得而为之。”
东非在经济制度上,和如今的苏联有很多相似点,当然两者本质上根本不是一个东西,毕竟东非是帝制国家。
而东非人大部分都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关于计划经济时代,确实在东非人印象中留下了一些好的印象,尤其是前两个五年计划下,东非经济的高速发展。
所以,有年轻的船员向马拉佐夫问道:“那苏联的经济增速应该不错吧?”
对此,马拉佐夫说道:“那倒没有,苏联这些年一直都在战争,经济领域发展其实十分缓慢,甚至还没有恢复到沙俄时代水平。”
“而且,计划经济时代帝国发展虽然较为快速,但是问题也有许多,你们年纪比较小,所以对这一点没有什么概念。”
“实际上在五年计划实行之前,也就是19世纪,东非就一直都长期执行计划经济模式,当然,说是国家军事化管理也没有问题。”
“反正就我个人的感触来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各有各的优缺点,就比如计划经济时代极其容易滋生一些令人极其讨厌的官僚,他们的权利很难被约束,从而造成很多问题。”
在东非前期,因为国家管控一切,成为全体国民的大家长,而这就容易导致一些官僚权力过大,从而引起民众的反感。
尤其是一些小官僚,甚至不需要是官员,而是一些重要部门的职员,他稍微有些私心或者什么念头,对于一些普通民众而言,或许就是一场灾难。
就比如过去东非的一些厂长和农场主任的权利可以说极大,这就容易导致任人唯亲,或者在物质分配领域偏向于自己的亲信。
再往小的地方说,一些供销社的员工他们就能在物资供应上做很多文章,把好的东西或者是稀缺商品留给自己的熟人,类似的还有医院的医生,食堂的员工等等。
除此外,一些人为了政绩和升迁,亦或者完成政府任务,会搞一些华而不实的政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