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能够利用身边的产出,在想吃玉米烙时能拿出油来煎。来到这里薛妙基本没当众展示过超凡的厨艺,但能让数千人吃得好,凭这一点,她当得起厨艺世家的传人。
后勤小队三连的司务长是来自东北的满族人,想起了他们满族的一种传统美食,把做法告诉薛妙,玉米面发酵后用一种圆柱形小漏斗边烧水便往锅里挤面条,水烧开面条也煮熟,接着再调味,汤里最好有肉沫,条件不允许,薛妙想到玉米喜鲜,用山坑螺代替肉沫,酸和鲜中和,味道自是不凡。
一方饮食体现了一地人的性格,玉米发酵的酸度比大米要更冲一些,这种面条吃起来有种粗粝的大开大合的口感。三连司务长脸上浮起思念的笑容,吃着家乡味,很想很想家乡爱说爱笑爱热闹的父老乡亲。
玉米面条也吃完了,廖营长终于带队风尘仆仆地回来了,其实不用那么久,收缴的武器要上交,俘虏也要带回独立团,廖蔺带领战士们野外急行军,直接转去独立团,这也算是大比武之前的一次长距离拉练训练。
跟团里的领导汇报后,大家考虑到跟毒窝沆瀣一气的那个地方属于另一个部队的管区,不好插手太多,于团长汇报给军区后,让廖蔺带队回去休息,审问“军师”由其他两个营代劳,还有一个月独立营就要全营开赴蓉城,修整好争取在比武中拿个好名次。
廖蔺乐得轻松,最近确实有些累,尤其是他最先带出去的侦查小分队的战士,疲累都快到了身体的承受极限。从独立团回来有卡车送,回到营里整顿好队伍,晚上终于有点时间来找他的小媳妇。
不用敲薛妙宿舍的门,大象牌门铃开叫:“葱、葱、葱。”
廖蔺,“……给我起难听的外号我不跟你这扁毛怪计较,怎么连尊称都没有了?”
他推门出来的小媳妇咧嘴笑,“原来你爱被人叫大婶?”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