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和朱利亚斯辩论,算了吧,和朱利亚斯为了给两个小孩选编童话的事辩论,算了吧!艾达,就算她是个男人,她也未免过分强势。而朱利亚斯,上帝啊……朱利亚斯那个自恋狂……
一个团队里,有一个魔鬼就够了。
*
罗伯特问我,我是赞同艾达还是赞同朱利亚斯?我真想和他说实话:我觉得他们两个为这点破事辩论到今天是精力太多没处消耗,这对魔鬼夫妇回家时都不做爱吗?
单从理论层面,我倾向于艾达。如果朱利亚斯认为故事里的死亡、牺牲、无意义受苦、放弃自利过度利他的内容对他的完美成果(特别是弗伊布斯)会造成不好的影响,那我们可以给他们讲完故事后引导他们去思考,去质疑故事,而不是直接修改故事。每个人都是在充满谬误的文化原典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直接把他们放进没有谬误的信息无菌室中,毫无疑问对提高他们在真实世界的生存能力没有帮助。
而且,就像杰圭琳说的,将来孩子们去和别人交流童话,发现自己听的版本被改“正确”了这么多地方,显得我们像一群过度保护的家长一样,多好笑啊。
但是,从实际操作上,我倾向于朱利亚斯。修改文本或者不修改,对儿童心理发展造成的影响,在我看来都无伤大雅。那还是让朱利亚斯心满意足吧,说服朱利亚斯比说服艾达困难多了。
*
更正,说服艾达并不比说服朱利亚斯简单。
我敢肯定这是一种代偿心理。因为主任是朱利亚斯,不是她;因为获得勋章和嘉奖的是朱利亚斯,不是她;因为在政治上大有前途,越升越高的是朱利亚斯,不是她。所以她就要在这种小事上找回掌控权。
而朱利亚斯,又是另一种补偿心理。他纵容她这样。明明主任是他,项目的总负责人是他,他说一句话,说一句威胁,把掌控权收回来,轻而易举,实验室重归平静。但他不。他偏要和艾达在这个小问题上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