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就走。志工团将箱子拖上岸,里头总有大批的弹性绷带、消毒酒精、伤口敷料、退烧药、复合性药膏、棉花棒小桶、抗生素、军用口粮、矿泉水、火柴盒以及高燃汽油桶。市民们总是沉默的接受所有,毕竟这个克难的伤患集中营什么都缺。
随着日子逐渐过去,他们得到了意料之外的援助:豪景大酒店的老闆送来了成批的白床单与枕头、几个里长想法设法弄来六十多个露天帐篷(大部分是从西门国小『借』来的)、一群从北护分院逃出来的医疗人员加入了这个龙山河滨公园伤患营。
听这些外来人士的口述,封城后的台北市区正陷入史无前例的动盪。
「台北各大医院及td的官兵在封城当日上午就撤离岗位了……听说并非中央下的命令,而是几名中阶军官联合起来的自主决断。他们质疑上面迟迟不向防疫圈内的执勤单位发佈『撤离通报』有可疑之处,于是冒被判军法的风险佔据了大直桥并拆了炸弹……希望藉此『兵諫』行动要胁板桥当局或是松山机场的前线指挥官,要中央发佈具体的封城前撤退命令……」
穿着骯脏防护衣的黄姓医护兵满脸倦容,年纪不到三十岁的他喃喃透露接下来的混乱:「其实军中质疑政府的声音一直都有流传……戒严之后一切指令只讲求服从,没有任何透明度与说法可言;任何事向上反映都会被挡下来,政战官整天只会讲一些洗脑屁话,重点是军队内部针对防疫的保护并没有比民间人士高明到哪里去…搞得人在首都值勤的大家压力都很大。但当听说……要造反的时候……军中还是有许多不同的声音,我们这些被称为『合作派』的算是少数,我们认为只要坚守岗位……政府总是会想办法撤离我们的。」
说到这边,他长叹了一口气。
「但后来桥就炸了。听说原本就算封城也不会炸桥的…只是紧急方案,但政府就是炸桥了……台北市直接封锁。在那个该死的『64号政令』颁布之后所有留在防疫圈内的单位…不管你是合作派还是ep,全都他妈成了要被隔离的对象。现在也不会有撤离命令了…各单位都意见不合,也没什么人在乎军纪了……」
「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