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本来那个落点的水潭是最后的希望,两人一直以为雨季的降水蓄在那里,多少也能撑过好多天,虽然水质不比经过山石过滤后的溪水可以直接饮用,起码可以等到她们制作出容器后,再来煮沸杀菌。
雨季结束的第十天,断崖的瀑布已经停流。三个土坑勉强储存了一些水,她们捡了许多椰子壳,好的坏的,只要能盛水的基本都被灌满,全都作为后备用水。因为不知道旱季究竟多长,这些日子她们除了想法设法储存淡水几乎没有外出觅食。吃的是搬进岩洞的第二天捕到的两条鱼,火烘后成了鱼干。聚果榕摘得满满一篮子,当时也是怕果实会腐烂,都用火烤成了果干。采芭蕉叶时砍了几根芭蕉杆,取里面的芭蕉芯。总之每天的能耗大,吃得却少。一个星期下来除了肘子长大了点,两个人的身形都变得消瘦。
再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决定好好修整一天,重新获取食物,保存体力。当晚她们带上阿浮,利用热成像,趁着黑夜,捕到的海鱼用藤条串了一圈。总算得有好一段时间不用考虑食物的问题,可以把重点重新回归到储水上面。
不成想第二天去到小潭,准备用芭蕉叶将潭面盖住,尽量减少水分蒸发,却被眼前这个几乎干涸,只剩一点湿乎乎积水的泥潭骇住了。完全没有一点准备,只觉得热带气候在玩弄她们,把人最后一点希望给掐断。想来如果北面不是湿润区,她们那几个小土坑根本一点水也装不了,不到半天渗透的渗走,蒸发的蒸掉。
看着眼前这个泥潭,外围是一圈圈浮木留下的河堤印迹,潭底是雨季冲刷沉淀的细泥。除了中间那点有水的地方,其它地方都开始被太阳烤出焦皮,表层龟裂。毕竟这处没有树木,没有发达的根系为泥土锁住一部分水分,只能光秃秃地承受炙烤。
失去淡水让人心情烦躁,小四光脚踩进去,在还未完全干透的泥面上印下脚印。她本意是踩两脚发泄情绪,意外发现这潭里的积泥质地柔软不硌脚,含沙量肯定很低。和沉谙商量准备挖一些用来制作泥陶。于是就地铺上芭蕉叶,取那些水分少些的泥,堆在叶子上脱了鞋用脚踩。一边踩一边剔除较硬的泥团,一点点把土踩粘,直到适合捏陶。
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