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小就产生厌恶学习的心理。曹操重点论述了启蒙对于孩子未来进学的重要性,强调在孩童活泼好动的年纪,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比让他们直接学习更重要。借着这篇《幼学论》,他联想到国家的未来,文末点名,人都有老的时候,十几年后,这篇培养出来的孩子会成新的栋梁之才。
《幼学论》一出,以许昌幼学为首的启蒙学堂如同雨后的春笋一般在各地开展了起来,官府不仅自己办学堂,还鼓励民间的先生们办,经过官府的考核拥有资质证明,就可以租房屋办幼学,幼学教的是识字,是圣人之言,是为人处世,最为浅显的启蒙知识,带给了民间的却是截然不同的巨大改变。
四州境内兴起一股识字的新风,百姓人家若是能够出的起不算高昂的学费,也能将自家孩子送到幼学去启蒙,若有人花心思去统计曹操之下的幼学数量,必定会为其中数量所惊,这其中若说没有官府的推力谁都不会相信。
另一边,为曹操培养了大批专业测算人员的学堂终于毕业了第一批学子,这一批用短时间培养出来,只会算术的学生,全都被各县衙安排为了小吏,毕业既有岗,官府包分配,这样的大好事,也难怪新招人时来了涌来更多的庶民报名了。
系统中的先生们时刻关注着曹操的心境问题,先生们就曹操对政务越陷越深的现状感到忧虑,以曹操现在的心性而言,这辈子恐怕都无法将冰心心法练到大圆满。
这时,身为过来人的媚娘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法:“若要出世,首先要先入世,这是长琴一直挂在嘴边的,既然阿瞒越陷越深,何让他做到了极致,了却心中执念?”
长琴皱眉道:“我们不可太过干扰自然进程。”
媚娘不以为然:“有些东西,早在汉末就已经有了,只不过到了隋唐才发展成熟罢了,我不过是助阿瞒催生一下,还算不上干扰自然进程。况且,早就在系统与阿瞒融合的时候,这个世界的发展已经超脱了主世界,形成了独立的平行世界。阿瞒连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