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俩聊天,舒雅告诉她,“我们班来了两个转学生,其中有一个生的那叫一个好看。”
“从哪儿转来的?”转校生一般都是因为父母工作调动,而跟着转学,大城市常见,小地方还真不多见。
“不知道从哪儿来的,好看的那个不爱说话,另一个咋咋乎乎没一句正经话。不过肯定是大城市来的,穿的都特好。我们老班看到他们穿的牛仔裤,眼睛都要瞪出来了。”
“羡慕的啊。”
“呸,是人话吗?那是气的。”舒雅回头替他们老班瞪了一眼妹妹。
舒雅他们班上的班主任,简称老班,前些年被学生戴过高帽子,贴过大字报,停发了好几年的工资,好在有惊无险过来了。学校虽然没有高考的压力,但他们老班却是将一腔热血扑在学生身上,盼着能在退休前培养出几个大学生。
考不考得上,那是成绩说话,但老班对学生怎么样,学生怎么会不知道。就算正是叛逆的年纪,也知道老班是真心为他们好。
舒雨吐吐舌头,“早几年看不惯就算了,这都八二年了,大西洋底来的人都播完了,还有什么看不惯的。”
从大西洋底来的人是一部拍摄于七七年的美国电视剧,八零年登陆中国,主角麦克的牛仔喇叭裤配蛤/蟆镜,一下子风靡全国。
当时不少年轻人一开口介绍自己,都是先摸一下自己的牛仔裤,再取下蛤/蟆镜,故作深沉道:“我是一根从大西洋飘来的木头。”
有文艺一点的,还会给自己加词,“不知何处才是我的彼岸。”又或是,“你会是我的港口吗?”此时,表情越做作效果越好。
这是属于当时潮人的时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