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冒泡。
“大姐一看就知道干嘛使的,结婚不戴个头纱谁知道你是新娘子呀,传统的就戴红的,喜欢西式的就戴白的,各有所好。还有几个半纱,平常就能戴,比发圈的装饰性更强一点,欧洲王室的公主,您懂伐,就是那个腔调的。”
现在才是八二年,除了有数的几个大城市,一般地方哪里见得到这种精致的小玩意儿啊。倒不是说工艺有多难,而是之前饭都吃不饱,也没人琢磨这些不实用的玩意儿。现在条件倒是慢慢好了,但时尚市场没有培育过,直接是空白一片。
“你有多少,我全要了。”老板之前尝到甜头,连价格都没问,便要全包。
“全在这儿了,大姐。这些头纱是工人手工做的,不知道多费工时,香港老板是可以拿去卖高价的,但在我们这儿就有点得不偿失。深城的老板做的也不多,价格太高,我舅舅也不敢多拿。”
老板听到货不多有些失望,但物以稀为贵,不出意外她又是独一份的生意。
“多少钱?”
这基本就是任由舒雨开价了,和上次来谈买卖的待遇,可是截然不同。
“红头纱,五块钱一个,白头纱,八块一个,半纱三块一个。”
老板倒吸一口凉气,这价格真够可以的。但是贵吗?八二年的物价确实不高,但当时工农业产品倒挂,农产品便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也不贵,但工业品远超工资水平,就是靠布票买衣服的年头,一件好衣服也得十几块钱,相当于一个临时工一个月的工资。
后世的人往往看不懂这个年代的消费观,明明一个月拿几十块钱,一家子吃喝是怎么攒下钱来买好几百一台的电器的。这就和当时的国情有关了,吃喝用不了多少钱,好多单位还有食堂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