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明了所有参考文献。
到了2016年三月份,林知夏的名字被公示在全国人才名单上,学校也公布了“拟录用人员名单”,正式与林知夏签订特聘合同。林知夏拿到了“副高级职称”,等同于副教授。不过,这份特聘合同是有年限的,五年之内,如果林知夏的学术表现不佳,学校有权取消她的特殊待遇。
合同生效的第一天,林知夏就凭借“教师个人账号”登录学校官网,提交了一份“新开课程申请”,上传《量子位与计算机》的电子版教案和ppt文件,等待教务部的审核结果。
与此同时,学院还在积极地帮她筹备课题组。
学院的一位领导建议林知夏从今年开始招生,因为林知夏是十几篇sci一区文章的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又有专项的科研基金,还和国外几个顶尖实验室保持了密切联系,研究生跟着她学习,各种资源都能沾一点光。
林知夏很愿意招收硕士生。
至于博士生……
根据林知夏的特聘合同,她有招收博士生的资格,但是,她觉得自己经验不足,尚需学习,暂时没有多余的心力培养博士。
2016年的三月下旬,林知夏所在的大学举行了“硕士研究生复试”。
今年二月份,初试成绩公布的时候,不少同学就提前联系好了导师。
林知夏虽然名声在外,但她的教师主页在今年三月份才更新,压根没有学生找她,最后还是系主任的助理给她推荐过来一个学生——那学生名叫詹锐,二十四岁,毕业于北京的一所985理工大学。
詹锐是个男生,身高不到一米八,长相秀气白净,性格比较内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