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就会更快。”赵疏桐解释道,“我觉得,再过两天就该给地里施肥了。”
变异红薯长得快,需求自然也大,后续的营养不能跟不上。
赵老汉见赵疏桐这么自信,只好继续由着他。
老人家对新鲜事物解释能力比较差,赵疏桐还是理解他这种心态的,偶尔也会将自己去红薯田观察记录到的数据给赵老汉讲讲。
赵疏桐平日不用赵贵在他跟前差遣,就让赵贵有空的时候去打听一下西北的事情,还有朝廷的赈灾政策。
他的变异红薯的价值和这些情况息息相关。
“桐叔,京城附近的难民一部分被皇上收留到了皇庄做佃农,另一部分安排去了直隶开荒,据说去开荒的免了五年的赋税。西北那边,皇上派了他的亲弟弟楚王前去西北开粮仓赈灾,还下令沿途的地方官收留西北的难民,也免了西北五年的赋税,让西北休养生息。”
赵疏桐心中有数了。
朝廷现在只是暂时把西北的事情给压下来了,若是这两年再不下雨,西北一直这么旱下去,西北那边可能就会发生民变,或者如果西北那边再隐瞒上两三月,可能就已经暴动了。西北安全隐患巨大,所以朝廷才让善于领兵的楚王坐镇西北。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为了自己的安稳日子,赵疏桐还是希望西北那边能平安度过这次天灾。
赵贵回来的时候不光给他带回了西北的事情,知道赵疏桐先前一直在裴家给那小哥儿做西席先生,赵贵还特地将周家骗婚裴家,裴侍郎和周侍郎在宫中闹着割袍断义的经过给打听了出来。
其实裴周两家的事情根本不用特意打听,作为京城百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