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听清过。
不过也正常,这些人本也不是真正的唱戏的。都是过年的时候凑个热闹而已,他们没有认真唱,大家也没有认真听。
一直等到这轿子从村头走到村尾,大部分上了年纪的人都回去睡觉去了,比如宁父宁母。小杨村没有守夜的习俗,但孩子们却明显不想回家。所以轿子周围还是热热闹闹的,倒是很有过年热闹的气氛。
谢兰兰估摸着时间,回屋子里把年前给他们做好的新衣服拿出来放到他们床头。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真正的新年。这边的习俗,大年初一穿新衣。
第二天一睁眼,又是新的一年。
这个正月过得很快,不停地有人来宁家拜年。宁长清初二回来的,只待了一晚上,初三就走了。然后就是一些杂七杂八的亲戚朋友,哦,对了,路宏量初二的时候也来了。
宁家人一边按部就班的过着日子,一边等待着饥荒的来临。
第55章 :旱灾开始
又到了六月份,谢兰兰重生回来整整一年的时候,饥荒正式席卷了南方。这一次的饥荒在北方就蓄势待发已久,来的时候更是来势汹汹,不容小觑。
谢兰兰回了红河村一次,比起小杨村,红河村的情况就差了很多。不过好在谢兰兰提前回家通过气,村长当初又听了杨建军的劝,种了不少耐旱饱肚子的粮食,至少还能有些收成。
在四五月份旱灾还没有到最严重的时候,红河村还组织了村里的大小伙子们,去临近的河里挑水,回来浇到田里。因为地里的粮食比较耐旱,也不用天天浇,所以即使在吃不饱饭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饭的情况下,他们也勉强还能撑住。等到了六月份,旱灾变得更加严重,河里的水流也细了很多,挑水浇也不现实,索性就直接把地里的粮食都收了上来分了。虽然不多,但省着点吃,还是可以撑到下一次分粮的。
小杨村同谢兰兰一样是外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