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好看。
再往下是一袋豆子。里面用小布袋一个个的分好了,绿豆红豆黄豆黑豆都有。这些豆子除了黄豆他们平时吃的确实不多,而且多是去县城里买的。他们小杨村,很少种这个。绿豆可是好东西,现在是冬天用不上,可等到夏天,拿了绿豆煮上一锅绿豆汤。干活回来喝上一口,凉凉的绿豆汤绝对是驱散暑意最好的方法。
豆子类的,宁母拿了一点红豆出来,其他的都准备放起来。谢兰兰转了转眼珠子,把黄豆舀了一盆出来。宁家有磨石,路宏量又带了糯米过来。到时候把糯米和黄豆都磨成粉,糯米蒸成糕,然后切成小块在黄豆粉里裹上一圈,过年的时候当成一样小吃食正好。
最下面是两匹布,这是宁长安让路宏量带的,一匹蓝色,一匹军绿色。这半年,供销社谢兰兰也跑了好几次,愣是买不到。郁闷之余,谢兰兰还在心里纳闷。按道理来说,那段日子还有五年呢!怎么这个时候就买不到其他颜色的布了?她哪里知道,供销社那么多的职工,一家让带上一匹,供销社总共才能走多少?更不用说,领导还会自留,还会送人,这才是她买不到其他颜色布的真实原因。
只是这布里头,好像还裹着其他东西。宁母小心翼翼的打开,里头是一个水瓶。
看着水瓶,宁母一拍大腿,后悔只给了路宏量两百块钱。早不该信他的话,就知道两百块钱肯定不够。这水瓶就得好几块钱了,更何况还有这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就是不算海货,也绝不止两百了。
第47章 :洗脚
还有一些用的东西,例如肥皂夹子之类的东西,都不说了,整理完东西,宁母让谢兰兰把两个大麻袋叠叠收起来,自己则和宁长安一起,把东西往地窖里搬。
谢兰兰把麻袋收起来,抱着地上没拿完的东西,也跟着往地窖走。
地窖里头虽然阴冷,但一点潮湿感都没有。原因就在于,宁父在地窖里头放了草木灰。草木灰就是很普通的平时烧锅掏出来的灰,在到宁家以前,谢兰兰也不知道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