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军一开始还觉得宁长平危言耸听,可宁长平言辞恳切,说的句句都是实话,也全都是为了村里人着想。当时村长虽然没说什么,可宁家人都知道他听进去了。
因为后来秋收的时候,杨建军顶着上面的压力,两百多斤的亩产愣是一点也没多说。上头领导看着这头倔驴,气的差点没给他帽子摘了。
这也就是小县城的悲哀了。
其实按照宁长安朋友带来的消息,上头已经知道亩产千斤不对劲了,报纸上也早就不写了。可这个偏僻消息不灵通的小县城,领导们却还是以为像之前一样。甚至还妄图多说一些亩产,让上头表扬。
杨建军知道别的生产大队报上去的产量,实在是已经登录在册改不了,也不会让你改了,对着几个相熟的队长说了,让他们多种点番薯土豆之类的多产且饱腹的粮食。难吃胀气也没办法了,在命面前,口味就显得太渺小了,根本不值得被在意。
有些机灵的队长察觉到他话里有话,回去以后或是把种好的粮食拔掉一点,改中其他的。或是在还没种的田地里中上番薯等,都有了行动。
但也有些队长,例如那个第七生产大队的队长,非旦对他的话嗤之以鼻,甚至还嘲笑了他一番,说他没胆子说胡话,老糊涂了。
杨建军也没有再多说,只是怜悯的看了他一眼,走了。至于他是不是老糊涂了,来年不就知道了吗?
第45章 :路宏量
如今当初宁长安的话一一应验,杨建国着急的同时也不由得庆幸,幸好当初他听了宁长平的话,否则今天他是真的要后悔死了。他后悔都不算什么,要真是让村子里的人在饥荒里饿死了,那才是真的罪过。
宁母这么些天愁眉不展也正是因为此事。她倒不是因为不下雪而愁,她愁的是她知道明年要饥荒了,可却什么也做不了。家里有粮食,可粮食够不够多那可就说不准了。毕竟,谁能知道这次饥荒有多大呢?宁家也有不少人,这么多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