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除去江南六郡, 学风最盛的地方要属齐鲁,圣人故地自有文风,本就是书院遍地, 如今多了个官学, 因为人数限制,反倒经常出现书院子弟歧视官学学子的情况, 针对这种学风, 齐鲁等地的几名郡守联合起来上书,请求国子监考核时能够不拘官学,给书院子弟一个机会。
这在以前基本是不可能发生的,但今时不同往日了,鲁地士族几乎被推平,齐地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第二次整顿士族时又折损许多家族,书院里的学生大部分是寒门出身, 一般情况下很难出仕为官,官学招收人数有限,不代表没能进入官学的学子质量就低,姬越索性把这种情况和她先前思考过的科举一事糅合起来, 列了一个新章程。
国子监两年一期, 对外招收千名学子,不局限于官学, 书院,而是向所有人开放, 也不限制年龄, 这无疑加大了各地官学的竞争, 但也保证了质量, 除此之外,姬越还准备设立女官司,现在只是个空头部门,等到以后考上来的女官多了,再统一起来管理,这不是要让女官形成一个独立的系统,而是方便管理。
她准备在女官制实行之初给予一些便利和优待,但过了优待期还没办法达到她的期望水准,她也不会惯着。
从阳春三月到酷暑炎炎,三个月的时间,西域战况十分激烈,光是每场大捷报上来的战损数字就极为惊人,但晋兵装备精良,又有大量资源补充,奴军几乎到了悍不畏死的地步,每战损一人,西域兵卒就至少战损五人,很快把几个西域大国全都拖入了战火之中。
姬越对于这场战事准备已久,也没有任何保留的意思,战损就再补上,军粮军备源源不断,任凭西域派来的使者住满了馆驿也丝毫没有议和的心思,对她来说,只有献国投降,没有上贡和谈。
在这样的攻势下,终于有大国扛不住,率先投了降,正是被霍去病杀了个三进三出的姑墨。
姑墨地理位置算不得顶好,霍去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