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许多皇室子嗣是关系不大的。
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私兵和足够的钱财。
比如朱元璋的儿子们,很多都没办法供养亲王护卫,这可不是个小开支,这些俸禄,并不由皇室承担,而是需要自己承担,像是朱樉,朱棡,朱棣这些排位靠前的,自然不存在担忧。
可那些后边的,年纪比朱英大不了多少,甚至还小的皇叔,他们的娘家也没什么钱财,富贵是够了,但供养亲卫,那可就差远了,庶子跟嫡子,在没有朱元璋的特别关照下,相差可不是一星半点。
尤其是那些皇三代,也就是跟朱英一样孙子辈的,那就更加相差甚远,毕竟亲王的爵位,最后只能有世子继承。
因此朱高燧的想法,就是留在京师,现在京师不管是什么买卖,来钱还是非常快的,而且朝廷宗人府这边,对于留在大明的皇室子嗣,是有保障的。
按照现在的规定,但凡皇室子嗣,在读书等一系列成长上,都是不需要其他的花费,教育费用,都是由朝廷内务府承担。
“你就放心吧,三弟,难不成我还会骗你不成,咱俩都是一样,且这话,可是从父王亲口说出。”
“咱们哥俩,父王那也是明白的,在带兵打仗这块,可是一等一,那东胜神州之地,父王还不得是依靠我们,总不能他天天自个带兵打仗吧。”
“那可是能够世袭的藩地,比在京师做个富贵闲散王爷,岂不是要好得多。”
“人啊,就是要有梦想,不能自顾着眼前的安乐不是,否则后代子孙,说不定都会责怪老祖宗放过这大好机会。”
朱高煦继续讲述着,他当然是想让三弟跟自己一起过去,怎的也是个臂助。
这般一来,虽是没有世子之名,但却能有世子之实。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