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的技术,不但能够弥补当时的技术缺陷,甚至还攻破了外国当时无法达到的技术壁垒!
杨院士的倔强和一身韧劲儿,由此便可见一斑。
这一次,研究电磁弹射器也是一样。
既然a国有这个技术,这个技术比我们国家先进,他们又对我们进行了技术封锁,所以杨院士横过一身的倔骨头,也要把这个技术壁垒拿下。
到目前为止,华国的电磁弹射技术已经可以使用,只是在部分技术上,它还显得不够成熟。
要攻破这一部分的技术难题,就需要科研工作者夜以继日的思考和实验了。而在某些时候,除了坚持,或许还多需要一份灵感。
——比如说,像是孔老传给他的这份资料一样,带着些新奇、带着些野蛮,也带着些未经修饰自由生长的灵感。
看着这份资料上作者提出的设想,杨院士发觉,这份作品的主人,或许在电磁弹射的散热系统设计上很有心得。
在看到论文结尾戛然而止的论述过程时,以杨院士的见多识广,都不由得愣了愣——这简直就像是吃饭吃到一半,被人把盘子抢走了。就算不是很饿,但是换谁谁都要愣一下啊。
资料上没有附注作者联系方式,杨院士只好回头去找孔老。
在杨院士的设想里,这个人既然对电磁弹射技术如此了解,肯定是军工内部的相关人士。又能得到孔老的举荐,走通孔老的这条关系,想必是孔老的哪个徒弟或者徒孙。
了解孔老的爽快性子,杨院士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这种好人才,老孔你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