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的同学都仿佛沉默了许多。
真不愧是完全模仿了imo赛制设计的模拟考:考试的第一题、第二题、第四题和第五题会采用固定类型的题目,而第三题和第六题都是整场考试里的最大难点。
每道题只有七分,或许只是一个解答步骤,一个思路上的滑轨,就能造成一分的偏差。
而无论是在集训队里,还是在imo中,一分之差就足以决定金牌和银牌的得主,决定胜与败的归属,决定这批考过试的学生们,究竟能不能够留下。
就算是对自己留在集训队有十足把握的叶千盈,都在这样的考试里,隐隐地感受到了几分imo的紧张险恶。
华国擅长的题目在数论和几何方面,不过近几年来,imo命题的第三题和第六题更多地偏向代数和组合。代数还好,这是叶千盈的长项。但是组合……她实在是做得不太顺手。
关于这一点,她觉得寇承载完全足以替自己证明= =
第一次大考的第三题,就是把几何与组合结合起来,编成了一道难度颇高的题目。
倘若不是每道题的平均时间加长了,那叶千盈很可能会做不完这道题。
卡在交卷的前十分钟把过程书写完毕,叶千盈缓缓地吐出一口气——好了,不用商量了,组合的练习也要加入日程。
她要以最完好的姿态去参加imo考试,决不让自己有一块短板!
第二场考试,相对来讲就比较顺利。
压轴的第六题是数论和代数的结合,这两个考点,无论哪一个,都是叶千盈的强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